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人工智能学院依托于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建设,围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面向矿山行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发展需求,以矿山数字化智能化为特色,旨在打造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研究、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研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是煤炭行业最早具有信息领域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先后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998年)、通信与信息系统(200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2006年)三个博士点。目前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电子信息(0854)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教授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9人,超过9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1人、校越崎学者/青年学者10余人。学院在矿山智能化、矿井通信、地质灾害和城市道路雷达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行业协会级科技奖励10余项。目前学院与我校机电学院联合共建“矿山机器人工程”教育部/科技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煤矿智能化与机器人创新应用”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院还参与了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矿山”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建设工作。
根据学院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诚招矿山智能化,智慧能源系统,通感一体化,智能无人系统,AI大模型等研究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招生条件、遴选程序、在站管理及待遇等详见后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
学院同时与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研究方向为煤转化过程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新能源场站智能监控运维技术(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国家能源集团工作期间,享受月薪及住房补贴或公寓,各类保险和公积金等待遇比照工作单位员工对待,年收入不低于30万)。
应聘者需将个人学术简历、成果及支撑材料发送至学院邮箱:rgznxy@cumtb.edu.cn,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
联系人:曹洪治,联系电话:010-62339761 1348885317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人事处 (cumtb.edu.cn)